image  

 

(遇霸凌記得要把自己從有毒的環境拔除)

自己曾經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遭遇過2年的人際與言語霸凌,
酸言損語、排擠、惡意不實的影射以及不友善的態度,
那時候的難熬與孤獨只有自己知道,
漫長的煎熬最後終於有一個親戚出言跟霸凌的主事者提出勸告,
之後經歷一段時間, 情況漸漸有了改善,
努力離開那個封閉的世界後, 
有時候, 親身被霸凌的經歷仍會在夢裡出現,
但我很慶幸自己渡過了想不開的低潮,
也更認清一些人事物。
至今我仍感謝那時候給予我支持的一雙手。
如果你的身邊也有被排擠和霸凌的人,
不要加入惡意霸凌成為幫兇,
希望你也可以適時伸出援手, 
一個舉動挽救的也許就是條生命。
只要生命還在, 就會有希望

 

 

霸凌相關文章分析 :

 

真實故事分享,以下摘至文:
「親愛的爸媽們,請一定要教導孩子愛自己,
一個珍愛自己、知道自己是爸媽寶貝、有自信的孩子是有力量的,
他不會容許霸凌的事在自己身上發生,
他知道背後有人無條件挺他,
他有足夠滿滿的愛和能量去抵抗霸凌。

 

人家找你一個麻煩,
你可以淡然處之,
也可以再外加幾十個麻煩給自己,
甚至就算沒有人來找你麻煩,
你還是會不斷找自己麻煩,
所以說,
怎麼跟自己的感覺和狀態和諧相處,
真的是一輩子學習的課程。」
http://lawyermind.com/2015/04/%E5%B0%8D%E4%BB%98%E9%9C%B8%E5%87%8C%EF%BC%8C%E5%85%88%E5%AD%B8%E6%9C%83%E8%88%87%E8%87%AA%E5%B7%B1%E7%9B%B8%E8%99%95/
-----陳仁豪律師

「Dear,

不要勉強自己非要跟每個人都當朋友。

無關是非,也無關對錯,
而是人跟人之間也需要相同的頻率才行,
能當成朋友,也需要緣分。

有些人或許很好、很特別,
但卻不一定能跟他好好說話。
所謂的好好說話,不單只是言語的交換,
而是一種交流、一種溝通來往。
有些人,不當朋友也更適合彼此。

當然朋友不嫌多,
但擁有一百個不能說真話的朋友,
不如幾個能交心的朋友。
好好經營那些一起患難過的朋友,
而不是把心力投注在追尋不屬於自己的世界。

寧願朋友像堅固的簡單燈塔,指引著自己;
也不要是繽紛絢麗,
但卻是一碰就破的七彩泡泡。

祝 好。」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ourone4141/posts/1118695148158668?fref=nf&pnref=story

------ 作家 肆一

摘至文:
「霸凌出於結構
典型的霸凌,往往在社群當中長期發生,社群中的每個人在霸凌的「戲碼」裡面,都有自己的角色,但是沒有人演能促成改變的「英雄」,並且這個社群的成員不太容易遷入遷出,所以被霸凌的人也逃不掉。對我來說,這才是霸凌糟糕的原因。如果沒有上述這些特徵,那我們看到的就只是肢體暴力、謾罵和暗箭,而不是霸凌。每個霸凌,都是一個被某社群默許而持續的現象,並不是說某幾組單一行為,就可以構成霸凌。

有人可能覺得上面只是在玩文字遊戲,或挑剔定義。但這其實滿重要的。因為當我們說某個霸凌存在,表示我們認為除了那些單一的壞行為(打人、罵髒話、排擠)之外,還存在有一個特定的結構,使得這些壞行為得以存在,而不會被反制。對於班級經營的老師來說,問題癥結是改變那個結構,而不是處罰那些行為,因為後者只會促使學生發掘其它更具創意的霸凌手法。」

https://news.readmoo.com/2015/04/27/kris-150427-internet-bullying/

----- 哲學作家與教師 朱家安

「面對網路霸凌 別用別人的錯懲罰自己」


http://www.cna.com.tw/Views/Page/Search/hydetailws.aspx?qid=201504220470&q=%E6%A5%8A%E5%8F%88%E7%A9%8E

-----中央社新聞文章

「一個沒有霸凌的教室」


http://www.businesstoday.com.tw/article-content-80495-109488?page=1

----- 日本前文部科學省霸凌問題顧問 小森美登里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lleyvo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